买了相机咔嚓了那么久现在终于开始正儿八经地思考如何“摄影”的问题了,简单的说,以前是拿着机器就乱拍一通,现在要开始考虑光线-曝光、取景-构图、色彩等问题了,今天我想先引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色彩问题。
我一直以为自己的相机色彩足够好了,直到我有一次发现同学和我同一个场景的片子,色彩和白平衡都好了一截——真是用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在没有比较之前,很难发现色彩的微妙差异,但是两张片子在同一个地方对比,差别就出来了。当时的我灰常伤心……一顿牢骚之后,我下定决心要开始研究这微妙的色彩问题……
从这天起,我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色彩那么敏感过,前几天去学校附近试拍了N张,准备研究一下色彩的问题,例如,尼康的优化校准,每一种之间有什么区别?曝光问题会引来色彩不准的问题,色彩和曝光究竟有啥关系?不同的白平衡如何影响画面?甚至同样的照片,相机LCD显示出来的感觉和电脑上的感觉是不是没有区别的?
这次我用不同的曝光,不同的白平衡,不同的优化校准拍摄了不同的场景,还比较了在不同软件不同显示器上的显示情况。这么多的变量,我究竟要固定哪一个,否则又怎么找出一个基准来研究?除了这些问题以外,色彩空间,Lightroom中的相机校准文件,这么多东西同样会影响照片的色彩,OMG,想把这些问题研究清楚,还真是一个大工程。
相关的试验资料,目前尚在整理之中,现在我每星期只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拍一组片子,但是要把这些纠结的问题弄清楚,却要在电脑面前坐上不知道比拍照多多少的时间~
------纠结的分割线--------------------------------
最后上一组照片,这是大学城附近的廊桥水乡。2011年我就来过这个很有欧洲古典范儿的住宅区过,当时的我拿着手机,被这个教堂感动了,曾经尝试了好几次想要把它拍出来,但是效果都不满意,我想要凝重的色调。丰富的砖墙质感,还有像戏剧般效果的光线,但我做不到……
↑2011年用5800拍摄的教堂
今年我又到这个地方走了三趟,找了好多取景角度,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我终于拍出我想要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