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想拥有自己的相机,我认为很多时候,例如外出旅游,重大节日,重大事件,有重要意义的时刻,自己也想模仿着“摄影”,这些时候,一台相机那是绝对少不了的。我在大一的时候,用诺基亚的6120C陆陆续续地拍着照片,虽然大多数没什么美感,但是现在突然看到这些三年前的影像,我越发觉得拍照是种记录自己和记录世界的好途径,其实比起摄影来,画画或许更有文艺范儿,但是自己是没法去学画画了,不过,借助现代技术,我仍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创造美的方式!

大三,也就是2011年的时候我买了一台诺基亚5800W。背面那个印着“Carl Zeiss”这几个英文字母的摄像头和当时市场上比较合适的价格,是我选择它的主要原因。不过买来拍了几张片以后,我也逐渐认清了诺基亚抢钱的本质,照夜景的一塌糊涂不说,色彩发灰,不饱满,经常过曝。号称专业的的照相手机也没有提供足够用的手动功能,比如选择光圈快门等。为了使照片更漂亮一些,只有更努力推敲如何构图、如何取景,如何扬长避短,如何通过PS在后期进行处理……一年过后,却发现自己实力大增,因而,不但有了买真正的相机的想法,还大致明白了应该买什么样的机器。

那么,选什么样的相机呢?我首先就排除了所谓的“卡片机”和所谓的“长焦机”。卡片机的最大功能就是拍一些风景留念,缺乏比较手动的功能,画质也不敢恭维,我觉得我拿着自己的5800偶尔拍一下这种照片也挺好;长焦机被排除,是因为这些相机焦距虽然很长,但是长焦的时候画质不理想,价格还贵,如此以来,就只剩自己心目中埋藏的种子——那个大块头单反了。

不过真到开始调查单反的时候,我却发现,从2008年开始,一种叫单电的怪兽从半路杀了出来,不但在画质上达到了单反的水平,而且在体积上更占优势!可供选择的单电品牌有索尼的NEX系列,松下和奥林巴斯联手推出的M4/3系列,以及三星、  尼康等推出的同样概念的各种相机。

不过随着调查的深入,我认为单电相机还是不适合我,因为我逐渐认识到相机并不只是机器和镜头,还有这种各样庞杂的附件,正所谓相机是一个系统,系统的发展是需要一段时间才成熟的;另外单电相机的价格也是高高在上,去掉了传统机械结构,取而代之的的电子结构,在成本上应该说更低,但事实上还卖得高些,这只能说明单电相机还没有到非常成熟的阶段。我又何必为它买单呢?

既然相机系统已经敲定,更进一步的是选择相机的品牌了。经调查发现,成熟而且市场占有率大的单反品牌为佳能和尼康。另一个后起之秀是Sony,曾经动心,但深思熟虑后发现,一个相机品牌的技术积累应该还是要些时间的,因此还是放弃。

而佳能和尼康又该如何选择呢?网上有诸多的文章和口水战,我有幸都一一拜读了,不过意义不大,真正的关键因素,也是最血淋淋的现实,是质量和价格。价格太高,买不起,说什么也白搭;质量不行,起码自己就没有掏钱的欲望,使用起来也不满意。最近的几天我在各大卖场都去体验了一番,结合之前的调查,得到的结论是:5000元左右,入门的几个机器,至少在做工上,佳能是稍逊风骚,但是佳能在视频拍摄上又更胜一筹(尤其是可以在录制视频时调节快门速度和光圈等...达到了专业级摄像机的水平)。但转念一想,视频拍摄虽好,但毕竟使用的次数没有拍照的时候多。佳能的机器在拍视频时不能自动追焦,专业人士指出,“真正的高档货是不需要自动对焦的”,因此都是弄一个类似跟焦器的东西,再加上三脚架,稳定器等。。。我等不是专业人士,也无福消受这等高档货,也买不起那么昂贵的配件,因此佳能也基本被我放弃了。

偶读清韵Blog,发现里面的文章对我来说很受用,也感觉到尼康的低端机器确实做工良好,因此对尼康颇有好感。我还列出了选择尼康的几个原因:

1. 根据自己手机拍照的情况来看,自己应该拍风光更多,据说尼康适合干这个;

2. 我需要质量稳定的机器,网上有不少关于佳能质量问题的文章,将信将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吧!

3. 更喜欢尼康的机器的外观、设计等

4. 视频支持自动追焦。不能调手动快门和光圈等确实是个遗憾,但是,我觉得生活中80%的情况是一般的拍摄记录,自己的一大嗜好是在户外拍灰机,以前用手机就录了不少视频,因而自动追焦比手动光圈快门更有实际用处。

自己的预算(也完全说是老妈的预算)其实并不算高,多亏了技术进步,现在的单反价格已经下落到了一个比较能接受的程度了,而尼康价格最低的一个,也就是D3100,在了解了这么多信息以后,自己也觉得非常满意,因此,目标就初步锁定它了。现在 唯一的希望是它不要涨价太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