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来,写这样的标题会不会很奇怪呢?也许吧。在2006年Blog刚建立的时候,我就想,我的Blog将会是一个充满创意的地方,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没做,远离抄袭和模仿,充满轻松与风趣。Blog在主题方面,希望是从生活的小细节入手,洞察与分析这个奇妙的世界。
Blog 开始一段时间后,我写作的重心完全向WordPress、Firefox、Linux等方向靠拢,主要内容变成了介绍与研究这些东西的心得。一年后一个叫 “微软模拟飞行”的游戏让我深深着迷,于是在Blog中也得以体现。到现在,Blog内容还参杂着一些混乱的设计心得、IT产品评论、游戏评论、还有付费评论……3年多过去了,Blog在几次搬迁中,因为不可抗力因素,或是可控的人为失误因素造成的数据丢失等,实在很让人痛心,一些早期的“精品”文章现在都找不到了。现在Blog剩下的多是一些IT评论之类的。想起来,虽然有着高压的学业(高考)、万恶的互联网环境,几处折磨,但是Blogging这么个很理想化、很纯真的念头竟然还是坚持了下来,虽然以前耕耘的一些东西必须从头来过,但是这饱经偿风霜的Blog网站到现在还是屹立不倒……呵呵。
至于以后的情况,我打算在以后的更新中多多增加所谓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什么呢?就是文章的思想要脱离那些冷冰冰的思维枷锁和千篇一律的行文逻辑,让文章更富有活力,更富有新鲜感,更富有创意。也许是理工科出生的缘故,我所接触到的文章和所写的文章,我都认为它们的行文风格古板、绕口,不具变化性和多样性。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我觉得自己的脑袋都变得枯琐无味,直来直去,一切按逻辑思维办事,生活中充满了单调。我希望调和这样的不平衡,于是我平常会去接触一些人文历史类的读物、小说传记、架构奇异的动漫作品,希望这样能给那日渐萎靡的大脑打一些点滴。
最近翻了一下我电脑里面储存的资源,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和理工相关,Google Reader里面关于Web设计和IT资源的Feed超过了一大半。我惊奇地发现,这些理工科类的文章,在思想上新颖而有趣,但是在写作手法上几乎千篇一律,找不到任何的“独特风格”。在文学上,每个作家都会有其写作的特点,这也就是为什么文学能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这些IT类的文章,从写作的文体上说,还是属于应用文、说明文之类,叙事平淡没有亮点也就不足为奇了。我希望看到的是更有意思、更人文化的文章。也许在生活中多花时间接触一些真实的文学,而不是这些IT论文,收效会更显著。其实,我根本不是什么IT从业人员,我之所以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只是为了想利用一下我那一点点对美的认知能力,把自己的 WordPress主题写得漂亮点,写得与众不同点,写得专业点,这样这个Blog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是“唯一”的。不过这个遥远的理想到今天仍然没能完全实现,为了满足这点小小的愿望,我走了一个大大的弯路——学习了Linux相关知识,懂得了基本的SSH操作,学习了XHTML+CSS,现在还在参加一个商业项目的前台设计的实习。这个学习过程似乎走得也太弯了一点。
Trowa Studio的“人文关怀”,大致就是如此。在大学待了那么久,以前想不通、想不透的问题,到现在似乎有了明确的答案,原来没办法完成的 WordPress主题,现在也许有办法解决了。今年暑假,也许我就能实际动工写出属于自己的WordPress主题,包含良好的框架、兼容性、稳定性、美观性、可维护性。这些原来没法解决的问题,在现在思维与能力日渐成熟的情况下,也能得到不错的解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