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电脑上数以万计的音乐文件,这应该是很多人自从入手电脑以来就一直要面对的一个难题。想象一下,当你有上百张专辑、几千首歌曲,不同的艺术家,风格迥异的流派,当这些音乐全部挤进电脑里面,如何保证它们随时排列整齐、在需要的时候迅速定位、管理简单、让音乐的欣赏体验过程变得轻松有效呢?这便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混乱的音乐库

基本概念

音乐库的复杂程度决定了你该如何管理你的音乐库。假设我们电脑里面装的全部是数字音频文件吧。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些音频文件的两个重要的技术参数,这对于选择一个良好的解决办法是很有帮助的。
  1. 音频文件的编码格式就有例如mp3, wma, aac, WAV,APE, FLAC, 等。这些音频文件中WAV、APE、FLAC等属于无损音频格式,而诸如mp3等就是有损音频格式了。
  2. 通常市面上发行的CD在电脑光驱里面经过“抓轨”的过程,才能将CD里面的数字信息提取为电脑上的音频流,这就是WAV格式。它相对于“母盘”CD的音频质量来说是没有任何细节的丢失的,所以叫做
无损格式。但是WAV格式的体积相当庞大,于是聪明的程序员们动脑子想出来了诸如APE,FLAC等的压缩方法,将庞大的WAV格式压缩成相对较小的APE或者FLAC格式。一般从电驴上拖下来的文件中,很多都属于这些无损格式。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无损音乐总是伴随着一个奇怪的cue文件,这个文件的作用是记录一个整轨的无损音频文件有几首歌,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每首歌的名字和作者是谁,这样用音频播放软件读取cue文件的时候就可以显示出一首一首的曲目以及完整的信息,而不是一整张光秃秃的碟片了。

至于mp3和wma等有损音频格式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分享”的理念设计出来的。其实,即使是压缩了一下,APE等无损格式体积还是太大,所以又诞生了有损音质的压缩算法,靠损失音质(但通常是人耳难以辨别的部分)来压缩体积。

  • 音乐文件都有描述其属性的标签(tag,比如一首mp3文件里面存储了包含“艺术家”、“专辑名”、“发行年代”、“流派”,甚至可以是“专辑封面”,“歌词“等标签,它们对于管理音乐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单凭一个文件名,我们如何快速检索出特定的歌手、专辑名、发行年代、或是其它细节信息呢?所以标签的完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标签这个理念虽然很好,但是有时候却又是麻烦的大头。不同的音频格式,标签的规范是不一样的,比如就mp3而言,就有ID3v1, ID3v2,APEv2,而且ID3v2有2.3版和2.4版。令人困惑的是这些标签规范互不兼容,编码方式大相径庭,不同的播放软件和便携式数字音频播放器对于这些标准的支持参差不齐。轻者出现乱码或者无法读取标签,重者直接覆盖原有信息而且无法恢复。相当令人头疼。
  • 解决方案

    快刀斩乱麻。首先我们需要彻底解决标签混乱的问题,来保证最大的兼容性和管理的方便。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统一电脑上音频文件的格式。我想对于PC上的音乐管理来说,无损音乐和有损音乐在音质的损失上不是很大,但是管理的难易程度却非常大。而且对于mp3这种格式的管理已经非常成熟。把所有的文件转换成统一的mp3格式是一个上佳之选。

    优点:

    1. mp3编码技术成熟,音质较好
    2. 标签管理上方便,可以存储大量元数据,被最多的软件和播放器支持
    3. 体积小,易于传输。
    此外我们还需要某种分类规则让这些mp3文件整齐排列到电脑的硬盘中,而不是全部堆积在一起。这就涉及到文件名的命名规范和分类方法了。理论上,可以按照歌手的名称,每个歌手建一个目录,然后把相应的歌曲放到各自的目录中,也可以按照发行年代来分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最贴近实体CD的分类方法应该是——按照专辑名来分类。为每一张专辑建立一个相应的目录,然后把相应的歌曲放进去,这就好像我们收藏的CD,以一张CD为一个单位来保存那样。这就是我的选择。文件命名方式上,在标签信息完整的情况下,我选择以歌曲的名字作为完整的文件名。当然这不是唯一的选择。

    到这里可能会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万一出现专辑名重名的情况怎么办?通常这种情况很少遇到。如果为了保持规范,那就只好用歌手 – 专辑名 的办法来区分它们了。可是这会遇见更严重的问题——有些专辑是一张合辑,里面的歌手都有好几个,我该以谁的名字命名呢?所以,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选择只以专辑名来命名我的目录。实在重名的,加上一个区分的标记就行。文件名的问题其实不必花大力气来纠结,因为即使这些东西再乱,只要标签的信息完整,一般是不影响管理的。

    最后,我们还需要一个优秀的媒体库管理软件来管理我们的音乐库。对于我来说,这就是iTunes。它虽然是苹果开发的商业软件,但是它免费,而且功能强大。在这个信息过载严重的情况下,大家都知道一个能提升效率的软件是多么的重要了。它就能达到这个目的——让人真正享受音乐。iTunes对于音乐欣赏者的的需求拿捏得恰到好处,让使用者能得到类似于享受实体CD一般的体验。

    优点:

    1. 以实体中的“专辑”的概念来索引你的音乐库,配合cover flow,得到一种奇妙的归属感
    2. 标签信息支持得很好。可以按照各种苛刻的条件寻找你的音乐(前提是音乐标签整理得好)。可以创建智能播放列表(根据特定的过滤条件),并且动态更新
    3. 人性化的统计和个性化服务。iTunes默默记录着每一首音乐的播放次数、跳过次数,以及你的主观评价,以后iTunes会越来越聪明地为你在音乐库中递送你喜欢的类型。最新的Genius混音曲目就是个不错的例子
    4. 完美的广播服务和Podcast(播客),订阅特定的Podcast,iTunes会自动下载并推送给你。iTunes雄心壮志,里面有很多免费资源,不少和外语学习相关,是吸引学生的利器。
    缺点
    1. 支持格式少。然而对于中国国情来说支持mp3还是不错的。不过诸如APE、FLAC等无损格式是没戏了
    2. 强制改变用户习惯。在通常情况下习惯了普通的播放器的用户,是不适应iTunes那种理念的。

    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着重讲述了管理音乐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思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找到合适自己的管理方式很重要,也许没有两个人的管理模式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精简统一过于复杂的系统来方便管理。计算机的世界非常复杂,标准、规范、软件也非常多,每个东西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需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在使用Windows 3年多后,我从Windows Media Player 转到千千静听,又从Foobar2000转到iTunes。很多办法我都试过,但是对于我来说,最好的还是iTunes。

    下一篇文章中我将进入实战环节,讨论我是如何利用iTunes以及其它工具保持我的音乐库井井有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