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真的能给人带来效率吗?电脑真的能让生活高效吗?未必。
身边很多人告诉我,他们使用电脑的时候效率总是不高,总是容易分心。我自己也纠结这个问题纠结了很久。
电脑应该是为方便生活和工作而设计的,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繁琐的工作,让人专心完成想做的事。但是,常常是事与愿违。比如,我在电脑面前写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打开浏览器查资料。或者是在电脑面前写作业,然后使用电脑上的播放器听歌。可是我失败了,查资料的时候,我要找的东西似乎没有旁边的有趣链接有吸引力;听歌的时候,我总会时不时看看播放器的其它功能。本来只是想使用浏览器看看今天的天气如何,却被侧边栏一则雷人的广告所吸引;本来只是想看看这个网站有什么更新,却发现旁边又有了很多精彩的内容。就这样,短暂的注意力和不多的精力就被五花八门的信息搅成了一团浆糊。
但是,低效的电脑使用体验并非我们能力不足或是EQ过低所致,而在于计算机的人交互界面在设计上就没有充分考虑过人类的思维规律。
[caption id="attachment_606" align="alignright" width="300" caption="写字台上,能有什么使你分心?"][/caption]
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告诉我,“学习可一定要专心,不要开小差。”。紧接着,就把我从放有电视机的客厅中隔离出来,放到了一个只有简单得只有桌子和椅子,还有笔的房间里面。这里面,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盯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把书的每一个地方都掘地三尺。今天国家领导人干嘛干嘛了?外面的小盆友又去溜街去了?我统统不知道,也管不着。
殊不知,就是这样一种有些单调的方式才是完成工作的高效手段。高速思维时,脑子只和你眼前要做的事飞快地进行信息的交流,而其它的事情人却全然不知,甚至在极度兴奋的时候,连“肚子饿了”这样的信号也会被大脑抑制。所以人在专心的时候往往会忘记时间的流逝,而要做的事情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完成。
“专心”是一件做起来非常简单的事情,爸爸妈妈甚至在我们刚刚读书的时候就以“强迫”的形式灌输与我们,我们在很小的时候,虽然还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儿,但是已经不知不觉掌握了学习工作的高效方法。
但是……
这种追求专一的哲学似乎并没有继承到现在电脑的人机交互界面上。就拿浏览器来说,我们使用浏览器的目的是“上网”。对,这是这样一种最原始的追求。为了查找信息,才会有HTML,才会有浏览器,浏览器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我们查找信息。
很简单的目的和初衷,是吧?好,让我们来看看现在的浏览器都长成什么样。
就拿微软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 8来作为例子.
[caption id="attachment_610" align="alignnone" width="460" caption="功能强大,还是臃肿不堪?"][/caption]
从上到下,第一排是“标题栏”,用来显示当前网页的标题,以及窗口的3种基本功能:最大化,最小化,关闭。第二排,地址栏和常用导航按钮。第三排,收藏夹,显示常用的网址。第四排,显示当前打开了哪些网页,以及这个浏览器的一些其他常用功能。别忘了最下面还有一排状态栏,写着一堆东西。可怜的浏览器,能显示的区域就被白白占据了5大排,对了,别忘了网页显示区域内,一个网页还有它的标题栏,导航栏,然后才是网页的正文。侧边栏还有广告,下面还有页脚信息。
我们第一次使用电脑的体验大概就是如此,在一个极为复杂的软件界面中,真正有用的内容竟然隐藏得如此之深!也许你会说,“我习惯了啊。电脑本来就是如此。”但是请想一想,在生活中,什么时候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如此麻烦过?
如果是看书,书上的某一页绝对只会有正文和页码,或许还有小标题,但绝对不会插播广告,不会冒出来一个状态栏,所能看到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真正的内容”,可怜的思维过程也不会被其它因素所打断;如果是与人交流,那么获取信息更为容易,只需用生理本能,用嘴巴进行一次“查询”,对方就会告诉你想要的信息。然而,为什么一到了电脑,就变得如此麻烦了?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我们还理所当然认为自己“适应”了这种复杂的生活方式。事实上,在打开电脑,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定位获取信息的这个过程,那些停留在大脑中的思维过程,活跃在脑中的灵感,一触即发的创造性思维早就在那看似简单,其实繁琐而浪费时间的过程中灰飞烟灭了。
电脑,本不该如此。电脑的功能是极为复杂和丰富的,为什么它的使用过程不能变得简洁明了一点?不能更符合人的思维过程一点?
[caption id="attachment_609" align="alignnone" width="460" caption="电脑真的能带来高效吗?"][/caption]
统治桌面操作系统市场的微软给我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至少在界面这一块。它的操作系统操作复杂,维护不便,虽然Windows 7时代已经是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要考虑到,在以前,我为了维护Windows系统的良好运转已经花了非常多的时间来学习专业的计算机知识,所以才会觉得现在的Windows 7比较好用。如果让一个“正常人”使用和维护他电脑上装的Windows 系统,谁有知道会花上多大的代价呢?
幸运的是电脑的使用体验并不是变得越来越糟,而是越来越好。拿浏览器来说,Google的Chrome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以前,IE追求的是臃肿不堪,于是其他公司针对IE的种种不足,推出了种种富有针对性的浏览器。比如Firefox追求定制性强,而Chrome追求极致简洁。在信息过载时代应运而生的超速浏览器Chrome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这足以证明人还有有倾向于选择“简单明了的事物”的本能的。搜索引擎Google也是如此,它的页面没有没有华丽的排版,最为突出的就是内容,设计理念就是让用户飞快查询信息,然后离开Google搜索引擎访问搜索到的内容。甚至Google最新的主界面都变成了默认情况下只显示Logo和搜索框:
[caption id="attachment_603" align="alignnone" width="460" caption="新趋势——简洁"][/caption]
当今很多软件都有追求简洁高效的趋势,Web2.0网站也一改原来臃肿不堪的”“Grid and Columns”排版风格,变成了清新明快,突出重点,让人赏心悦目的平面艺术品。追求简洁的经典品牌“苹果”,它的设计理念也逐渐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至少iPod+iTunes这个组合,让我彻底从痛苦复杂的音乐整理、搜寻、管理的苦海中彻底得到了解脱,现在能真正享受到音乐的乐趣了。
简洁永远是获取信息最高效的方式。进化到使用体验和像人类交流一样方便,一定会是电脑设备追求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