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月上旬开始的轰轰烈烈的考试周到今天终于马上要结束了!这一个月来我几乎是达到了心无挂碍一心只剩考试的地步,因为无论平时你是用工学习还是玩忽职守,是认真工作还是消极怠工,要相信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和高校的教育政策下,最后一个月只要努力拼搏,一定能得到让人欣慰的结果……

这就是我读到大二的感想。我开始还认为文科考试的核心才是背书,可是我发现我错了,理科一样也是背,公式定理不理解不要紧,人家老师也说了就考例题,考最简单的。所以在勾划重点以后,我们完全不需要再去理解所谓公式定理的深刻内涵,只需按部就班照套公式,一个个的题就跃然纸上了。这真不得不说是好事?还是说是一种悲哀?一方面觉得考试太虚伪,太虚假,有些学校甚至是答案公布了大家去背,背完考试,可另一方面,如果真正推出货真价实的考题,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人又有多少呢?

大学的考试,考的完全已经不是学科知识,不是学科能力,而是把握考试重点的能力短段时间的记忆能力。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正在试图让每个学生成为教育产业化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个统一加工的产品,是考试做题的机器,而完全不是什么富有创造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中国教育谁之过?我管不了那么多,我也在这个流水线上。经过这一轮的加工,我算是认清了大学考试的本质,眼下还剩一科,不管怎么说,现阶段的革命马上就要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