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 天开始整理自己10多个G的音乐“数据库”了,一些比较喜欢的无损音乐被整理出来刻录到DVD上长期保存,这样硬盘上大部分都是mp3了,这样听起来或者 拷贝到mp3上都比较方便。不过有时候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以前用千千静听听歌,用百度下歌养成了很多烂习惯,许多音乐文件标签信息残缺不全,专辑封面也 没有(我原来压根不知道有这个东西),其实别说专辑封面了,除了无损的专辑必须放一个目录外,我许多歌都是乱七八糟往一个目录里面塞,专辑名也没有,音轨 号也没有,歌手都是乱七八糟,例如“滨崎步”就有“滨崎步”,“浜崎歩”,“ayumi hamasaki”这么多写法,非常让人头痛,根本无从管理。
三个月前用了一下itunes以及foobar2000,才让我意识到对歌曲按专辑进行整理是多么的重要。谁不希望自己的音乐库被整理得井井有条 呢?所以,我认为现在很多播放器都在促使或者强迫或者帮助人们养成分类的好习惯,比如itunes有个选项可以让歌曲按“歌手名专辑名音轨号 歌曲名”的形式在硬盘上排列,从而让音乐在硬盘上归类得井井有条。不过我倒是认为这个排列方式不是特别好,例如一张专辑就可能有不同的歌曲属于不同的歌 手,像《医龙》OST里面有些曲是河野伸的,有些却是泽野弘之的,这样岂不是一张专辑要被itunes拆到两个目录里面去了?所以我的分类方法是每个专辑 的歌放到一个目录,就像没有电脑的时候一张专辑的所有歌放在一张CD里面一样,这样看起来就比较舒服了:
其实站在一个新的高度看,文件名对音乐分类只是一种文件组织方式罢了,对于音频文件,还可以按照标签来组织和管理,比如说,就算一大堆音乐都放在同 一个目录里面,只要它们标签信息完整,通过软件就能找出某位歌手的所有音乐,或者找到某一个专辑的所有歌曲,而“标签”这种管理模式就要比单一的文件夹要 先进得多,前面的文章提到过,windows 7的“库”功能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可以按照文件的各种属性来索引和分类文件,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回归正题,虽然看起来是不错了,毕竟还是有很多问题,比如要手工上网去搜专辑目录,手工添加音轨号,完善各种标签信息,非常麻烦,要是早些养成好习 惯,下歌按专辑来下,下载完毕及时完善各种信息再归档,这样岂不是很好嘛。可是当时不懂电脑啊,又怎么会理解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呢。
另外windows 7的资源管理器还是有挺弱智的地方,比如过长的mp3标签信息显示不完整,专辑目录的folder.jpg也无法识别,真是恼火啊。这样“库”的功能岂不 是大大削弱了?又或者更有先见之明的程序员能写出更好的按“标签”管理文件的更好的程序呢来替代资源管理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