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x前些日子,我定购了一套Ubuntu Linux 6.06。为迎接可爱的小企鹅在硬盘上落户安家,自己也开始积极地学习有关Linux的知识,也在为电脑上这个新主人的到来对计算机做出一些调整。可没想到这个时候我又对Linux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因为自己对Linux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

众所周知,Windows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款基于图形界面(GUI)的操作系统,而Linux则是一款成功的基于命令行(CLI)的操作系统。另外,Windows是一款商业化的操作系统,而Linux是一个开放源代码、免费的操作系统。所以说这两款系统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技术上都有着天壤之别。那么原来我为什么想用这款操作系统呢?最近头脑冷静了下,终于想出了本质的理由:因为有时基于各种原因,我痛恨Windows,然后接触到了Linux这个优秀的操作系统,就想把它当作Windows的替代品。现在感受到了Linux的一些理念,才发现我的想法大错特错了。Linux不是设计为用来替代Windows的操作系统,Linux的目标不是“让每台电脑都装上Linux”。是的,虽然它们都能做同样的工作,也许Linux会完成得更好,但是Linux是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操作系统而存在,而非一种能替代Windows的产品。Windows的图形化操作界面是它吸引用户的杀手锏,试想一下图形化与命令行,哪种界面会对用户有更高的亲和力。就算撇开GUI界面美观的因素,GUI无与能比的直观性肯定会吸引用户向Windows靠拢。

Linux固然是一个优秀的操作系统,但是它的经典之处——命令行,会得到计算机爱好者的喜爱,但不一定能获得桌面用户的喜爱。和大多数桌面用户一样,让自己离开熟悉的Windows,为了操作一款自己不熟悉的操作系统而去背一大堆命令行,肯定会感到十分不爽。当然Linux的发行商看到了这种弊端,所以诸如KDE,Gnome这样的GUI外壳诞生了。不过,外壳终究是外壳,几乎所有的Linux教程,都是教人如何用命令行区操作系统,而不是教你用GUI去操作系统(因为Linux的核心是命令行)。所以对于桌面用户来说,就算有了漂亮的桌面,一些系统最基本的操作还是要用命令行。这就是说目前无论Linux的GUI如何发达,大家都还是鼓励用命令行来学习这个系统。Linux对于学习计算机来说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但相信大多数用户,虽然考虑不了这么多,但是他们选择了Windows。我想,对于桌面应用来说,选择Windows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大概也和他们一样。虽然我比较喜欢捣鼓计算机,但是现阶段我不能向这方面深入发展,换句话来说,我虽然愿意学习Linux的命令行,但是客观条件不允许我这么做。学习Linux需要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这恰好是我所缺乏的。另外,我目前的硬盘分区状况,可以说专为Windows而优化,腾不出太多的空间来安装Linux。而且目前我对计算机的需求,在Windows上完全就可以实现,Linux只是一种个人爱好。等我真正有时间好好学习Linux的时候,我一定会好好钻研,争取成为一个计算机的高手。Linux啊,要在我的硬盘上安家,还是等明年吧!

不过我定的那套Linux光盘怎么办?总不至于供起来吧。不是听说Linux安装盘有LiveCD的功能吗?如果是为了尝鲜,无风险体验一下Linux,倒是一个惬意的选择。